您的位置:首页 > 领导之窗 > 领导讲话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10月26日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县长  韩兴斌
循化县人民政府:http://www.llqfya9.com    来源:    创建时间:2016/11/1 10:49:55    

县十七届人大一次

会 议 文 件 之 八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1026日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县长 韩兴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五年工作回顾

 

回望过去的五年,循化经历了跨越发展、高位赶超、城乡巨变、民生改善等不同寻常的实践,是我县改革发展史上艰难而又辉煌、具有里程牌意义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面对宏观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各种困难增多的严峻形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乘势而上、创新发展”的总基调,深入实施“旅游立县、农业稳县、工业强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战略,攻坚克难,主动作为,奋力拼搏,开创了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新局面,全面完成了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五年来,我们综合施策,砥砺奋进,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同步提升。县域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1.2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6.57亿元,年均增长14.98%;人均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8378元增加至2015年的20021元;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0年的3564万元增加至2015年的10067万元,年均增长18.5%;农牧业总产值由2010年的4.34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6.45亿元,年均增长8.2%;工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2.21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7.09亿元,年均增长21.4%;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4.35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4.55倍,对经济平稳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0年的3.7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7.44亿元,年均增长14.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2010年的13406元和4650元增加到2015年的23070元和8158元,年均增长11.47%11.9%,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综合竞争实力不断提升。

五年来,我们狠抓项目,精准发力,循化转型跨越发展的后劲更加厚实。始终坚持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县域经济调结构、补短板、增后劲的基本前提,强化项目带动,扩大投资规模,培育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动能。全县人民翘首以盼的循隆、循大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快速推进,“四路四桥”工程基本建成;省道和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成效明显,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基本形成。南北干渠、夕昌水库、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农村人饮改造等一批骨干水利工程相继开工建设,累计解决10.2万人、6.3万头(只)牲畜饮水安全问题。实施了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新增耕地面积1.5万亩。积石峡、黄丰水电站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实现1850米和1870米蓄水高程。天然气输气管线项目启动实施,城乡电网扩容改造工程顺利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持续给力,“两化”发展引起省市领导的特殊关怀和统筹支持,为我们跨越发展积蓄了强大动力。

五年来,我们突出特色,转型升级,具有循化特色的绿色产业提质增效。坚持调优调强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结构从“十一五”末的252946优化为164341,呈现出一产增收、二产增量、三产增速的新态势,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工业经济总量得到明显提升。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6.14亿元,年均增长14.2%。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构建了以民族用品、清真食品、农畜产品、生物制品、特色旅游纪念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着力打造全省清真食品(民族用品)产业高地,推动工业园区升级为省级产业园,入园企业达到22家。重视特色商标培育工作,仙红、雪舟、布哈拉、三江源、兴旺集团、白驼、黄河石艺7个商标被评为全国驰名商标,“忠华”“振荣”等12个商标被评为青海省著名商标。现代农牧业规模优势逐步显现。“黄河彩篮”现代菜篮子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初见成效。全县建成以“一核两椒”为主的规模种植基地193个,特色作物结构调整面达到87%。农区生态畜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全县省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达95家,牲畜社会饲养总量达到126万头(只)。特色旅游业蓬勃发展。“一带六区”旅游资源空间布局加快形成,孟达天池、骆驼泉、班禅故居等景区品质全面提升,波浪滩游乐园、撒拉印象城、“黄河彩篮”现代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红色旅游基地等重点景区开发项目全力推进,连续成功举办了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等系列赛事和节庆活动,旅游产品层出不穷,旅游升级版成效明显。“撒拉故里?绿色循化”知名度显著提升,全县累计接待游客670万人(次),年均增长15.5%,实现旅游总收入28.19亿元,年均增长32.6%

五年来,我们统筹城乡,夯实基础,以休闲宜居为目标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推进。围绕“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优美、地域民族文化特色浓郁的现代商贸和国家级休闲度假旅游名城”这一定位,按照东西延伸、南改北扩和双城融合发展思路,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完成了《循化县城市总体规划》《循化县城乡风貌导则》和十里经济带、街子历史文化名镇等重点集镇、重要节点的10个专项规划,县城规划控制区面积从30.8平方公里扩大到141.6平方公里。县城“扩城提位”战略稳步实施,城镇道路、给排水、集中供热、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以波浪滩生态旅游观光园为核心的城北新区已见雏形,十里经济带中心大道基本贯通,县城和三岔集镇融合发展的趋势已经形成,城镇化率达到38%。加大重点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相继建成投运了白庄集镇、三岔集镇和文都集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实施了城镇绿化、亮化和风貌整治工程,集镇面貌大幅改善。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编制完成了106个村庄建设规划,建成美丽新农村43个,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五年来,我们强化监管,综合治理,美丽循化建设成效显著。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17.3万亩,绿化村庄37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7.06%,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持续整治县城、集镇、公路沿线村庄及旅游景区环境卫生,有效解决了城乡“脏乱差”问题。大力推广清洁化、便民化交通,在全省县一级率先上线低能耗、低污染的环保节能型纯电动公交车50辆,开通运营6条公交线路,深受群众好评。以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流域治理为主的环保基础性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抑尘、降耗、压煤、控车等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全面落实,水源地保护、矿山生态恢复等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县城环境空气优良率逐年提升。

五年来,我们集中财力,扩大支出,群众生活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将年财政收入的75%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让建设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县各族群众。坚持优先原则,促进教育发展。1+9+3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全面落实“两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十五年免费教育”等惠民政策,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93.6%,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99.8%93.52%。职业教育方面探索符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办学路子,与伊朗、马来西亚、土耳其等国的相关大学达成了合作办学协议,先后有28名学生赴埃及等国留学深造。积极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薄弱学校改造、学前教育建设等项目,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县中、小学教师合格率逐年提高。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教学质量检测,托管高级中学,加大高考奖励力度,高考重点本科上线率有了重大突破,广大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深化医药改革,保障群众健康。圆满完成了县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药卫生综合改革,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率、使用率均达100%。县、乡、村医疗机构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先住院后结算、分级诊疗等服务模式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疾病防控能力显著提升。优生优育政策全面落实,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6‰以内。扶持创业就业,夯实民生之本。培育壮大以“撒拉人家”餐饮为引领的特色劳务产业发展,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3.6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6.6亿元,荣获“全省劳务输出示范县”称号。同时,通过招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增设机关公益性岗位、鼓励企业吸纳就业等途径,为高校毕业生和零就业家庭提供多渠道就业机会,累计新增城镇就业604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加大扶贫力度,共享发展成果。坚持把扶贫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大力实施整村推进、产业发展、移民小区建设、易地搬迁等惠民项目,帮助5.4万人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33.6%下降到9.2%。着力实施城乡安居工程,建成2.4万户农村“两房”、5232套城镇保障性住房和650户游牧民定居房,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全面改善。提升兜底能力,增进民生福祉。全面落实高龄老人生活补贴、企业职工最低工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低保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98%以上,各类保险金社会化发放率均达100%繁荣城乡文化,促进文化惠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大,文化产业得到全面发展,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完成了村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家书屋、农牧民健身工程行政村全覆盖。

五年来,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激发循化改革发展的活力。始终把改革作为动力之源,全面完成了2015年政府机构改革工作,稳步开展事业单位改革。积极推行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对各类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进行了二轮梳理,保留行政审批事项165项,承接86项,取消10项,下放3项。商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全面推开,累计发展市场主体4901户,增加近3倍,有效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与土库曼斯坦等国的文化交流、民间互访不断加深。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五年来累计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9项、总投资达54.3亿元,已到位11.6亿元。

五年来,我们转变职能,优化服务,政府的社会公信力大幅提升。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县新要求,持续提升行政效能,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建设纵深推进。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五年来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58件,政协委员提案120件,办复率达100%。强化审计监督,主动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县政府门户网站、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全面启运。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建设勤廉政府。切实加强“三基”建设,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创建活动,推动“十项重点任务”有效落实,全面实现了“三年强基础”阶段性目标。依法推进社会治理,健全完善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形势良好,保持了社会的长期和谐稳定。我们面对国内重大自然灾害的考验,有力地支援了玉树等地的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在赶时间、献爱心、比贡献方面诠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全县上下崇尚实干、自我加压、争先进位的氛围日益浓厚。

与此同时,民族宗教、人防、气象、侨务、外事、妇女儿童、老龄工作、残疾人事业、档案、人民武装等工作取得新成绩。我们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坚持每年给群众办十件实事,所有承诺事项均已兑现。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深切体会到:

一是维护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做好政府工作的根本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给我们的事业指明了奋斗路线和努力目标,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养成讲政治、讲规矩、讲大局的良好品格,使我们能够一心一意谋事业,全力以赴抓发展。

二是增强公仆意识、坚持人民至上是做好政府工作的主题主线。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拉近了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干群关系,彰显执政为民宗旨,使我们的决策贴民意、接地气,保障了决策和措施有效落地。

三是顺应时代要求、坚持改革创新是做好政府工作的不竭动力。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灵活有效落实中央和省市政策措施,破除制约发展的机制障碍,激发潜力,增强活力,使得经济实现了平稳健康增长。

四是直面发展难题、坚持敢于担当是做好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推动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直面难题、解决困难的过程。我们倡导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奉献意识,抬高标杆,自我加压,才有了今天发展稳定的新局面。

五是始终勤政为民、坚持务实清廉是做好政府工作的力量源泉。政府班子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及县委相关条例为准绳,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始终,解民忧,办实事,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得到大幅提升。

这是五年艰苦探索和实践得到的重要启示,也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一以贯之的执政理念。奋斗凝聚汗水,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勤劳、善良、淳朴的循化13万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共谋发展、务实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县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关心支持循化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成绩令人鼓舞,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全面建成小康的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增速不快、结构不优、效益不高的矛盾还未根本解决,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指标仍居全市后列;工业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小微企业融资难,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生产成本增加,经营出现困难;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龙头企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持续增收压力较大;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尤其旅游业发展水平不高,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三产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不大;社会事业欠账依然较多,脱贫攻坚任务艰巨,11076名贫困人口亟需在今明两年实现整体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的任务艰巨;城镇精细管养水平不高,市容市貌整治长效机制有待健全和完善;机关干部工作作风有待于进一步转变,少数干部思想还不够解放,事业心、责任心淡薄,缺乏担当和创新意识,乱作为、不作为或慢作为的现象仍然存在。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以科学发展的理念、改革创新的办法、务实管用的举措,有效加以解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今后五年工作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县推进脱贫攻坚、实现同步小康的决胜时期,也是全县经济实现转型升级、提速赶超的关键时期,更是我们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期,是政府可以大有作为、必须奋发有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视察青海时作出的“四个扎扎实实”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省委“131”总体要求、市委“351”奋斗目标和县十五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实施旅游立县、农业稳县、工业强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 “六大战略”,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机遇,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以加快产业提质增效为主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以打赢扶贫攻坚战为主攻方向,以加速城乡一体化为导向,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强化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率先实现整体脱贫,全面建成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循化!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乡居民收入与生产总值实现同步增长,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最终实现“两个确保”:即确保到2017年底率先在全市实现整体脱贫、确保到2020年同步全面建成小康。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主要做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扶持壮大民族工业,培育转型发展新龙头。突出工业在富民强县中的主导地位,抓园区建设,抓骨干企业,抓品牌培育,抓电子商务,进一步做大做强民族工业,努力把循化打造成更具活力的中小微企业发展先行区、清真食品(民族用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外贸出口示范基地,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一是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投资12亿元,建成新丝路会展中心、民俗一条街、“一核两椒”展示馆、商贸物流中心,进一步完善道路、给排水、集中供暖、防洪、绿化等附属设施,积极引导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企业入驻产业园,形成绿色优势企业聚集板块,增强产业园发展活力。力争到2020年,产业园入驻企业达到50家,实现产值2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二是扶持壮大骨干龙头企业。坚持“高新轻优”发展方向,县财政每年设立一定数额的园区发展基金,并实现逐年增长,同时积极协调争取省市专项资金,扶持忠华、白驼、仙红、伊嘉味等清真食品加工企业,伊佳、好地、腊姆服饰等民族用品企业,博艺、圣驼、岗拉等旅游文化产品开发企业,粒粒康和青海美农等生物制品企业,形成较为完整的民族工业体系。力争到2020年,全县规上企业达到30家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三是持续实施品牌战略。引导和推动清真食品民族用品企业品牌化生产,变资源优势、产品优势为品牌优势,扩大全国驰名商标和全省著名商标培育成果。面向国际清真食品市场,建成产品检测中心和全省清真食品认证中心,与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建立“哈拉里”食品相互认证机制,打通我省清真食品流入国际市场的通道。四是争创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县。加快推动“互联网+园区”行动计划,建设中英阿三国语言跨国电商平台,依托农牧产品、清真食品、民族用品、文化旅游纪念品加工等产业,引进一批知名电商企业,建成产供销一体的网上营销平台,实现生产信息化、销售网络化、市场国际化。

(二)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夯实“三农”发展新支点。突出高原生态有机特色,增加农牧业投入,夯实农牧业基础,优化农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着力提升现代设施农业规模效益。加快推进 “黄河彩篮”现代菜篮子生产示范基地建设,辐射带动川水地区巩固提升薄皮核桃、线辣椒、花椒等优势种植业,中上部地区扩大杂交油菜和全膜马铃薯种植面积。全面完成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守住全县0.72万公顷耕地和0.59万公顷基本农田红线。二是巩固发展农区生态畜牧业。扶持发展现代生态牧场和家庭牧场,力争到2020年,新建肉牛养殖基地16个、肉羊养殖基地12个、特种养殖基地6个,牲畜社会饲养总量达到130万头(只)以上。同时,发展饲草料精深加工产业,科学合理配置牛羊饲料成份,有效防止动物疫病,提升牛羊肉品质。三是稳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把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重点培育一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尽快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力争到2020年,全县新增国家级、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四是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积极与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建立合作研发关系,探索农田节水灌溉、花卉制种、饲草种植、配方施肥等新技术,提升农牧业综合效益。加快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积极培养各类涉农专业技术人才,实现户均一名科技明白人的目标。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智慧农业,实现对农业资源更高层次、更高效益的开发利用。

(三)加快发展服务产业,培育创新发展新亮点。积极探索和发展以特色旅游业为核心,金融、物流、商贸、文体融合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力争到2020年,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达到50%,旅游从业人数占本地就业总数比例达到50%以上。一是提高开发水平,推动旅游产业提档升级。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大交通”建设带来的旅游发展机遇,加大旅游开发和建设力度,改造提升孟达天池、骆驼泉、班禅故居景区,建成波浪滩生态旅游观光园、撒拉印象城、“黄河彩篮”现代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太子山生态旅游区和红光村红色旅游基地,完成撒拉故里、驼泉古街改造和古清真寺群落迁建工程,加快推进喜饶嘉措大师故居和安多天然佛塔景点开发,形成“一带六区”旅游布局,使“撒拉故里?绿色循化”品牌融入黄河旅游廊道、环夏都旅游圈。投运县城至孟达天池和公伯峡至苏志库区水上旅游航线,建设自驾游营地和房车基地,开发拓展训练、户外攀岩、冬季滑雪等休闲项目,打造“积石峡国家地质公园”。加强旅游接待服务能力建设,建成集游客接待、产品展示、电商服务、“撒拉人家”管理平台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鼓励和支持企业家投资建设星级宾馆,不断完善旅游要素体系。精心策划和举办好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等系列文体活动,延伸活动内容,提升赛事品位,打造亮丽名片,扩大“撒拉故里·绿色循化”的影响力。力争到2020年,争创“撒拉族绿色家园5A级景区”“丝绸之路历史文化旅游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努力打造中国西部重要旅游目的地,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5%20%,旅游产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0%左右。二是完善服务体系,打造保障有力的现代金融业。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探索发展村镇银行、信贷公司、资金互助组织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巩固提升农村金融中心的服务能力,助力“三农”发展。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优化信贷结构,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完善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机制,扩大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为扶贫重点领域提供有力的金融保障。大力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丰富医疗、养老、农业小额贷款保险等险种,充分发挥保险在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作用。三是引进现代理念,激活城乡商贸流通市场。按照现代服务业发展新要求,大力发展和引进购物中心、百货店、专卖店、连锁超市等零售业态,打造城市商业中心(商务中心)和商业街,促进城市传统商业改造升级。积极发展商贸物流,扶持发展电商和快递企业,注重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分销代理等现代流通方式的运用,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渠道,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使城乡消费市场更趋开放活跃。四是注重服务大众,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大力实施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成县城文化馆、体育馆、博物馆和全民健身中心。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修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推进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建设,力争到2020年,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95%以上,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建成“省级宣传文化示范县”。五是适应消费趋向,大力培育新型服务业。积极实施农村互联网入户工程,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动漫游戏、电影译制及网络艺术品,促进信息消费。顺应人民群众安心养老、追求健康的愿望,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养老机构,支持发展健康体检、咨询、体育健身等多样化健康服务,加快老年人居家呼叫服务系统和应急救援服务网络建设,推动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合作,实现医养结合。

(四)加快美丽城乡建设,开辟统筹发展新途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围绕“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优美、地域民族文化特色浓郁的现代商贸和国家级休闲度假旅游名城”定位,顺应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发展趋势,突出特色,完善设施,产城融合,打造一批功能完善、产业集聚、风格浓郁的特色城镇。力争到2020年,完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2亿元,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一是严格控制规划,切实规范城镇建设秩序。本着“宁可穷建设,也要富规划”的思路,修编《循化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好道帏、白庄、文都等小集镇的控制性规划,力争县城和集镇规划覆盖率分别达到100%90%。同时,充分发挥好城镇规划审查委员会职能,严把规划和风貌控制关,尤其全面加强以十里经济带为核心的重要节点的规划管控工作,依法严厉打击违建行为,维护规划的严肃性,留足长远发展空间。二是推动扩城提位,努力实现双城融合发展。坚持县城“东西延伸、南改北扩”和双城融合发展思路,高标准建设十里经济带水、电、路、天然气等配套设施,加速扩城提位步伐。改造完成县城AB区、木匠滩、西出口、十里经济带沿线等棚户区,持续深入实施南环路等街区风貌综合整治工程,引水入城,提升县城品位。建成县城水厂、城西集中供热和南山防洪工程,实施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并科学开发利用好东门广场、西门广场和体育广场等地下空间,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完成县城第二垃圾填埋场建设和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积极争取投资3000万美元的垃圾资源化处理国外贷款项目,解决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处理难题。力争到2020年,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达标处理率达到85%以上。优化城区路网,打通丹霞路、粮油路、天池南路、迎宾南路、广场南路、驼泉南路、循进路、循阳路及波浪滩生态旅游观光园所有断头路,建成黄河尕庄景观吊桥和县城二级客运站,搬迁东门车站,缓解城区交通压力。抢抓全省“美丽集镇”建设政策机遇,加大三岔集镇建设力度,改造完成集镇和骆驼泉周边棚户区,加快集镇污水管网建设进度,实施给水管网、集中供热、停车场、农贸综合市场建设工程,完善集镇功能设施。统筹实施好三岔集镇风貌综合整治工程,彰显城镇地方民族特色。三是夯实基础支撑,增强集镇辐射带动能力。完成道帏至县城的污水管网、“黄河彩篮”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工程,建成道帏、清水、查汗都斯和尕楞集镇垃圾处理场,力争到2020年,建制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达标处理率均达到70%以上。实施道帏、白庄和文都集镇水厂、农贸综合市场和地下停车场建设项目,逐步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增强集镇带动一产、壮大二产、聚集三产的能力。四是提升农村设施,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围绕广大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城镇化的目标,持续抓好“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力争到2020年建成70个“高原美丽乡村”。加大农村危旧房改造力度,全面完成154个行政村7931户危旧房改造任务,彻底消除农村危旧房。统筹推进农村路网建设,建成哈达亥黄河大桥,实施尕塘公路、文都大寺公路、建宗公路等24条乡村公路建设项目,建设119座乡村便民桥,实现南部4个乡镇道路互联互通。配套完善公交设施,新建白庄、街子、文都等7个乡镇客运站,在平大公路、循同公路、清大公路、查汗都斯公路沿线设立90个港湾式停靠点,让群众出行变得更加安全便捷。高度重视农村人饮安全,建成公伯峡南北干渠、沿黄35村人饮改建、积石镇河北9村人饮及白庄镇至清水乡的19村人畜饮水工程,实现所有乡镇村社有安全稳定水源。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全面建成夕昌水库、黄河干流防洪工程,争取实施德隆水库、吾土斯山节水灌溉项目,配套建设一批涝池、灌渠、防汛等设施,改善和新增灌溉面积64227亩。力争到2020年,农田水利建设完成投资20亿元。五是优化县域路网,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紧紧抓住政策向好、上级给力、群众支持的大好机遇,加大交通路网建设力度,完成临共高速循化段建设工程,建成清水至白庄集镇复线,尽快开工建设平大公路县城南过境段项目,争取实施循化—乐都、循化—同仁、循化—大河家高速公路,全方位打通循化对外开放通道,联通西宁、临夏、同仁、兰州的“1-2小时经济圈”。全面完成托坝码头、波浪滩码头、积石峡航运中心港口、孟达码头及趸船建设安装工程,建成黄河水运和旅游航运体系。积极争取循化通用机场建设项目。

(五)推进生态涵养发展,厚植绿色发展新优势。抢抓我县被列为全国生态功能重点示范县政策机遇,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发展绿色循环产能,倡导绿色文明生活模式,保障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强生态建设。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南北山绿化、公益林建设及退耕还林(草)工程,进一步发展特色经济林,力争到2020年,完成人工造林26.7万亩以上、封山育林10万亩以上,实施退耕还林8万亩以上,林地保有量181万亩以上,天然林资源保护面积稳定在84.77万亩以上,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稳定在29.21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50%。实施城镇周边、公路、河岸、景区、乡村、庭院绿化工程及农田林网建设,构建黄河两岸、沟岔流域、交通沿线绿色生态屏障。加强生态红线保护工作,严格落实禁牧、禁采制度,尤其强力规范矿山开采秩序,保护绿色植被。二是强化环境治理。实施道帏沟、柴沟、尕楞沟等小流域的综合治理,严厉打击乱挖河道、乱采砂石、乱占耕地、乱圈荒山等破坏环境的突出问题,提升重点区域生态涵养能力。加快建设道帏至县城、街子镇苏哇什村至县城的污水管网,逐步提高农村污水管网覆盖率,实现农村污水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三是防治大气污染。推进节能减排,严把新上项目准入关,力争万元GDP综合能耗、各项污染物排放指标均控制在省、市限定指标以内。高度重视高速公路、电站建设、土地整理等项目区的后续生态环境治理,强化对建筑拆迁、市政工程及道路运输扬尘污染的控制,确保空气年优良指数达到78%以上。四是发展绿色产能。加快装机总量30兆瓦的光伏扶贫发电场、装机容量20KW的风电场及波浪滩和“黄河彩篮”地热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进度,改造提升城乡电网。同时,加大天然气管网建设力度,力争到“十三五”末,城镇天然气管网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全县基本完成“电气代煤”能源替代工程。大力发展城乡绿色公交,开通县域19条城乡公交客运班线和出租客运线路,再投运80辆新能源公交车和150辆新能源出租车,倡导绿色出行,把生态文明理念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域。

(六)动员全民扶贫攻坚,夺取全面小康新胜利。按照省市总体部署,把握好2017年率先整体脱贫、2020年同步小康“两个节点”,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实施“1739”精准扶贫战略,加快落实“八个一批”脱贫计划和“十八个专项方案”,拔穷根、挪穷窝,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小康不漏一户、不掉一人。一是实施产业增收工程。抓好37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和孟达天池旅游扶贫产业园、波浪滩旅游扶贫产业园及积石镇精准扶贫农工贸产业园等10个扶贫产业园建设,推广“产业园+企业+贫困户+订单”模式,发挥各类产业园区、种养基地和工业企业在吸纳就业、增加群众收入等方面的支撑作用,确保全县50%以上的贫困人口在产业开发和产业化经营中实现脱贫。二是落实金融扶贫措施。坚持“银行管理、发展生产、联户担保、有偿投放、周转使用、滚动发展、优先扶持贫困户”的原则,以扶贫互助资金为担保,撬动银行贷款,引导金融资源向贫困户倾斜,支持产业园区、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家庭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产业,搞活农村经济。三是提前谋划好三年巩固提升工作。争取生态补偿和退耕还林政策扶持,积极探索资产收益脱贫模式,在增加贫困人口财产性收入、政府购买扶贫社会服务等方面结合实际创新政策,促进贫困村和贫困户多渠道增收。创新脱贫产业种类,进一步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培育新型农民,提升群众增收致富能力,实现自我稳定脱贫。高度重视特殊贫困群体,稳步提高低保兜底标准。完善县级领导联乡镇、部门联村、干部联户、企业捐助扶贫长效机制,推动全社会持续参与全面脱贫后的巩固提升工作。

(七)着力发展民生事业,构建和谐发展新保障。坚持民生导向、富民优先,把新增财力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城乡居民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一是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灵活采取政策补贴、贷款支持、技能培训、劳务输出、扶持创业等措施,扩大就业创业渠道。特别是要把“拉面经济”作为城乡群众创业增收的领军产业,创新“带薪在岗实训+创业”措施,支持“撒拉人家”餐饮产业扩面增效、连锁经营、集团发展。到2020年,力争拉面实体店总数稳定在8000家以上,从业人数稳定在3.6万人以上,年均产值达到60亿元以上。同时,千方百计帮助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岗位5000个以上,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8万元和1.2万元。二是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进一步加大财政性教育资金投入力度,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和扩建各类学校和幼儿园156所,创办县城第二完小和优质高中,完成少儿活动中心、职业中学、特殊教育学校迁建工作。积极落实十五年免费教育政策,全面贯彻海东市教育质量提升六年行动计划,巩固提升义务教育普及率和高中教育质量。大力发展特色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规范办好特殊教育,努力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类教育同步协调发展。三是巩固扩大医改惠民成果。围绕健康循化建设目标,抓好县人民医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业务用房建设,新建一所公办中医院,并对基础薄弱的乡镇卫生院进行改扩建,力争每个乡镇建成一所规范化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建成一个标准化卫生室,有效改善基层办医条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食品药品监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重大疾病防控能力。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3‰以内。四是积极提升社保兜底能力。完善城乡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水平。加大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等政策性保障力度,健全困难群体、低收入家庭帮扶救助体系。加强社会养老场所建设,新建养老、敬老和农村幸福互助院70个,推进社会养老事业稳步发展。五是积极有效稳控物价。完善价格调控长效机制,加强重要商品储备,增加储备品种,扩大储备规模。继续做好价格监测预警,完善应急预案。着力加强平价商店管理,新改建一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联动机制,确保市场物价保持基本稳定,价格涨幅控制在省市下达指标以内。

(八)强化综合治理,打造和谐发展新环境。牢固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意识,围绕人与环境和谐、个人与社会和谐及民族宗教和谐,强化社会综合治理,优化发展环境,实现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一是大力整治城乡环境卫生,优化人居环境。积极发挥好城市管理工作委员会职能,加强占道经营、户外广告及“渣土车”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研究探索政府购买清扫保洁服务新路子,提高机械化清扫保洁覆盖面。启动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动员全民持续整治城乡环境卫生,形成城乡市容和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培育城市人文精神。与此同时,实施9个乡镇92个村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开展好农村“三清五改治六乱”工作,组建农村清洁公司,对全县所有行政村的生活垃圾进行定时集中清运,真正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户清洁、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二是加强法制社会建设,维护公平正义。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持续抓好“法律七进”活动,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强化全民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加强法律援助和服务工作,提高司法公信力。加大社会面管控力度,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两抢一盗”、涉黄涉毒涉赌等各类违法犯罪,专项整治农村黑恶势力,建设 “法治循化”“平安循化”,让群众获得更多的安全感。三是着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打造诚信循化。大力营造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强化诚信奖励、失信惩戒机制,加强信用村、信用农户、信用企业评定工作,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的信用意识,争取到2020年将我县建成金融生态环境先进县。四是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隐患,维护社会稳定。认真做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广泛听取专家和群众的不同意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从源头预防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高度重视信访工作,采取坐班接访、设立网上信箱、深入一线走访等形式,及时了解民情民意,有效排查化解社会各领域的矛盾纠纷,依法严厉打击群体性上访、缠访及闹访,推动信访工作法制化、规范化。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五是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夯实团结基础。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决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依法防范宗教极端思想侵害。深入开展“两反一防”专项斗争,密切关注寺院、学校安全隐患,确保敏感时期、重点时段不发生涉藏涉疆不稳定事件和各类群体性事件。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规范宗教寺院建设管理,依法制止超规模和无序建设,切实减轻群众负担。注重加强对宗教界人士的教育引导,发挥宗教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族团结进步方面的积极作用。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保障社会长治久安。六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广泛宣传身边好人好事和先进典型,培树道德模范,提升公民道德素质。扎实推进“五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不断完善村规民约、文明公约等农村自律自治规范,倡导移风易俗,革除陈规陋习,营造文明新风。

(九)稳步推进改革开放,全面释放循化赶超进位新活力。灵活运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核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地推进各项改革,增强内生动力和借力发展能力。一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落实好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承接好省市下放审批事项,彻底清理取消的审批事项,跟踪监管好下放的审批事项,落实好“两随机一公开”制度。积极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放宽市场主体登记条件,促进市场主体繁荣发展。进一步规范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政府采购等有形市场,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二是稳妥推进民生领域的改革。加快农村“六权”确权登记,积极做好农民住房财产抵押权、担保、转让试点工作,启运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稳步推进公车、医药卫生、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各项改革,让改革成果更多地惠及于民。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稳步提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三是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借力发展的能力。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深化与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地区的经贸合作、民间交流和人文对接,紧盯清真食品、民族用品、旅游文化产品、特色农畜产品等上下游产业链和同类产业,大力引进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项目,提高招商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同时,高度重视引才引智工作,在经济、金融、科技、文化旅游等方面聘请专家担任业务顾问,借鉴发达县区经验,加快发展速度。四是创新举措,全面提升多元融资能力。积极顺应国家专项投资向基金投放转变的新形势,加快转变工作思路和措施,组建并运营好城乡投融资公司、旅游投融资公司、扶贫投融资公司,力争每年注入资本金3000万元以上,提升投融资公司运营能力。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大力运用新型融资模式,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逐步推动非公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金融服务、公共交通、生态保护、医疗卫生等领域,不断扩大融资规模,缓解项目县级配套资金落实难题。

各位代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任和人民的期盼,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更严的要求。我们将不断顺应人民群众的愿望,对事业高度负责,对干部严格要求,在深化改革上不畏难,在解决问题上不停步,在改善民生上不懈怠,扎实苦干,开拓进取,奋勇争先,努力建设为民、务实、高效、廉洁的政府。

一是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好。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始终同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保持高度一致。严格落实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党员干部集中学习等制度,积极运用新媒体拓展学习平台,实现学习制度化、常态化、全覆盖。强化学以致用,努力把理论成果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思路、促进发展的举措、改善民生的本领。

二是把为民的宗旨体现好。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加强“三基”建设,扎实开展“两学一做”教育,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问题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不断转变职能,改进作风,优化服务,努力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和水平。强化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意识,深入企业、融入农村,努力为基层排忧解难,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的实事。

三是把务实的作风发扬好。在政府系统开展庸政懒政和不作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强化干部职工敢于作为、善于作为、有所作为的意识,把“争先进位、争创一流”贯穿工作始终,围绕破解难题创新思路,围绕优化服务创新办法,围绕激发活力创新机制,不断促进干部能力和水平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做到与时俱进。进一步转变作风,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 “现场工作法”,严格落实限时督办、效能监察和绩效评价制度,以严肃的问责问效推动工作落实。

四是把依法行政的理念践行好。加强法制政府建设,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强化行政权力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五是把清廉的律条遵守好。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落实“两个责任”,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促使干部心怀敬畏,远离腐败。进一步加大对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和资源交易等领域的监察审计,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切实做到有腐必反、违规必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改进作风的一系列制度措施,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继续压缩“三公”经费,降低行政成本,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树立勤政、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攻坚克难,无私奉献,为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循化而努力奋斗!